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创业club   史玉柱深陷谣言,企业转型受阻,巨人的征途还能维持多久?

史玉柱深陷谣言,企业转型受阻,巨人的征途还能维持多久?

发表于:2019-04-26 关注 

4月24日,沉寂的网络被一条重磅消息炸醒。

这条消息的内容很简洁: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当日下午在杭州被警方带走。

那天晚上,热闹的不只有各大媒体平台,还有史玉柱自己的微博空间,平日里一天最多一条微博的史老板破天荒的连更了两条内容。

第一条是在客客气气的释谣:鄙人去和麦肯锡在一起开了个会,受益匪浅。

而在第二条里,史老板表情一转,开始痛骂不少人为了私利去证监会抹黑他,所以才有了这次的谣言。

总结一下就是:老子过的很好,阴险小人给我等着。

当然,骂归骂,经此一挫,股价该跌还是要跌的。

4月25日,股票刚开盘,巨人网络应声下跌1.26%,也就是说,这则一则被即时辟谣的消息,还是让巨人的总市值跌了差不多5个亿。

另外一边,有趣的是,在这场互联网大讨论的漩涡中心,大部分年轻人关注的,并不是史老板是不是真的摊上事儿了,而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史玉柱是谁?”

01

史老板应该很愤怒,史老板当然也有理由愤怒。

仅仅是在二三十年前,大街小巷的调查报告还显示,当代年轻人最崇拜的青年人物有两个,除了他,还有一个是比尔盖茨。

当然,事情也不能全这么看。

对于当代的广大青年同胞们来说,他们虽然不认识史老板是谁,但他们人生的某个阶段里,一定都会和史老板的产品发生关联。

你可能不知道《征途》是什么,但你或许玩过球球大作战,如果你连球球大作战也没有玩过,那你起码也听说过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名头。

不同于买小罐茶的杜老板一批人群绑定到底,史老板的产品更像是全年龄段收割。自1989年发家于打字软件以来,这些年,史老板卖过电脑,做过游戏,盖过楼盘,打过广告,公司破产之后还能全身而退,跑到珠峰爬了个山还能体会到生死真谛回来东山再起,实在堪称一代民营企业家中的传奇人物。

史老板的这一辈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他做的那款游戏一样,是一场征途。

不幸的是,伴随着企业的“人到中年”,这个由他一手创建、壮大并数次经历生死险境的“巨人”帝国,可能真的已经英雄迟暮,不复往昔。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如果没有史玉柱当初闷在公寓里半年多研发出的M-6401打字系统,巨人网络或许根本就不会存在,然而在利润节节攀升的时候,史玉柱的对于经商基本原则的漠视,也终究成为了企业未来种种隐患的伏笔。

和那个时代众多的民营企业家一样,史玉柱的身上,总是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草莽英雄”的印迹:豪爽、敢赌,野心勃勃。

在巨人网络的初创阶段,身无分文的他就敢跑去买电脑,当着电脑店老板的面演示自己的软件,让老板心悦诚服地答应把货赊给他;到了打广告的时候,他又是一通电话打到《计算机世界》编辑部,提出要先打广告后付钱,居然也成功说服了对方。

事后,他告诉媒体,“如果广告不成功,我最多只能负担得起一半的广告费,然后逃之夭夭。”

可以说,巨人网络的一步步壮大,就是史玉柱一次次赌赢的结果,然而历史的残酷之处或许就在于,即使是最老练的赌徒,也不可能一直赢下去。

02

据说巨人网络这一名称的由来,是从IBM“蓝色巨人”的绰号中得到的灵感,史玉柱在创办之初,决心要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里的“巨人”。

这后来也成为了这一企业的“个性”来源。

一个企业一定是有着自己的“性格”的,这种“性格”的影响因素或许有很多,创始人的性格、所处的行业、历经的风雨、企业的规模等等,不一而论。

而史玉柱的“巨人网络”的性格特征,就是“巨人”。

在欧美的影视文学作品中,巨人总是被描述成强悍而勇敢的一种生命,然而在强大的能力之外,笨重、木讷也是他们不变的标签,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和能力都太过强大了,所以比起与同类群居、交流,他们永远更相信自己的实力。

最终,杀死一个巨人的,往往都不是外界的因素,而是他们自身的破绽。

在巨人集团晚期曾经担任过常务副总裁的王建,一度这样评价史玉柱:“他最大的缺点是清高,最大的弱项是与人交往,最大的局限是零负债理论。”

很多人都认为,导致当初巨人集团的一度濒临崩溃的,是巨人大厦的烂尾。

这栋大厦是巨人集团的总部,是1992年,事业已经傲视天下的史玉柱决心建立的,本来只打算建18层,在领导的一再视察和他自己的虚荣心作祟下,楼层高度一拔在拔,一直涨到70层这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建大厦的钱自然是不够的,所以98年的时候,巨人集团一度出现了债务危机,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和债权人,史玉柱的第一反应不是委婉安抚,而是派出律师警告对方:“想闹事你们就闹,我们不怕曝光。”

随之而来的,巨人集团和媒体关系的迅速恶化。

坦白来说,彼时,巨人集团还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烂尾的大厦已经完成了最花钱的部分,剩下的楼层只需要1000万元的资金就能启动,另一方面,当时的巨人集团财务危机还没有广为流传,史玉柱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依然是“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的光辉形象。

然而一夜之间,这些表象就统统不复存在,大量媒体几乎是以落井下石的火力在摧毁着这一曾经被他们吹捧到天上的企业。

与此同时,史老板沉默木讷的性格也在某种程度上葬送了这个企业,据员工回忆,当时的巨人集团,仅从供货商手里应收的款项就多达3个亿,然而危机时刻,这1000万却是死活都凑不出来;另一边,受制于史玉柱的零负债理论,巨人集团多年来赚多少花多少,从不找银行借贷,关键时刻银行自然也不给情面。

重重压力之下,巨人集团的命运可想而知。虽然在破产之后,史玉柱重整旗鼓,靠着脑白金的现象级营销重新“复活”了巨人网络,但这一事件对集团的损失,仍是难以估量的。

03

我们不知道,经历那次坎坷之后,史玉柱是否有所收获,但至少,这次的谣言过后,史玉柱自己也坦诚,“有很多大佬给他打了电话”,这些人里面,不乏马云、卢志强、曹国伟等一票资本大腕。

在这之外,马云的云峰基金还出钱投资了他收购Playtika的计划。

2007年11月,史老板的巨人网络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募集10.45亿美元,总市值达到42亿美元,创当时TMT行业首次募集最高,成为在美国发行规模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还创造了中国网络游戏公司在美国主板市场上市的先例。而史玉柱的身价也突破500亿元。

随后,美股爆发了大规模中资企业私有化退场的风波,巨人网络也紧随盛大、360等企业的脚步,于2014年7月完成私有化交易并从纽交所退市。

此后,史老板选择了借壳世纪游轮,与2016年4月成功回归A股。此后,巨人网络股价连续20天涨停,到2016年12月4日,巨人网络市值冲破千亿达到1026亿人民币。

看起来,史老板似乎终于要苦尽甘来,等来希望了。

不幸的时,后来的事实证明,不是所有的光都是曙光,有一些可能比较残酷,叫回光。

没有了史老板性格因素的拖累,这一次,让巨人倒下的,是它自己的疲惫与笨重。

上市前的借壳环节里,巨人网络签署了3年业绩对赌协议,承诺的业绩分别为2016年10.02亿,2017年12.03亿,2018年15.03亿。

如此高增长的业绩,靠着《征途》和《球球大作战》这一两款游戏,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万般无奈之下,史老板走上了海外并购这条不归路,而并购的对象,就是此前我们提到过马云也一并出资的Playtika。

资料显示,Playtika是美国凯撒互动娱乐旗下的一个社交和手机游戏部门。App Store截至2018年10月30日的数据,在畅销榜排名前50名的游戏中,Playtika旗下有5款游戏上榜,具有较强的优势。而在此基础上,他们的主营业务是一款棋牌博彩类游戏Slotomania,靠着这款游戏,这家公司9个月时间里赚了56亿。

史老板收购这个公司,也正是因为看上了这一点,然而好事多磨,收购的结果还没有敲定,巨人网络就先收到了监管部门多次关于Playtika产品是否存在“涉嫌赌博”的问询。在海外并购和游戏行业监管双双收紧之后,这桩巨额收购案拖过2年时间。

要知道,为完成这一巨额交易,史老板一口气找了了13家出资人财团,通过成立开曼Alpha为境外主体公司,进而完成收购Playtika 100%股权的目标。

在13家交易方,包括卢志强的泛海集团、马云的云锋基金,PE圈内知名的联想系弘毅资本和鼎晖资本,以及江浙富豪旗下公司。

时间拖了这么久,资方自然等不下去了。

早在此前,就有消息称,为了这桩生意,史老板和宁波富商郁国祥两人之间闹的颇不愉快,后者为巨人网络收购Playtika财团中上海瓴逸、上海瓴熠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据说,史老板还一度暗指郁老板就是制造网络谣言的罪魁祸首。

当然,和此前的两条微博一样,骂人容易,但于事态毕竟还是毫无帮助。

伴随着P2P投资的接连失败,兜兜转转收购了两三年,这一次,史玉柱已经把全部家当都压在了这次收购上,对于他来说,成败或许就在此一举。

当然,这一切的背后,结果如何,谁也不敢乱下猜测。

只是最后,结局或许难免会有些残酷:成了,一切都还好说,要是败了,史玉柱和他的巨人,真的还会有第三次站起来的机会吗?

(来源:财经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