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区块链 价值来源于共识:(一)货币与共识
Governments of the Industrial World, you weary giants of flesh and steel, I come from Cyberspace, the new home of Mind. On behalf of the future, I ask you of the past to leave us alone. You are not welcome among us. You have no sovereignty where we gather
工业世界的政府,你们这些肉体和钢铁的巨人,令人厌倦,我来自网络空间,思维的新家园。以未来的名义,我要求属于过去的你们,不要干涉我们的自由。我们不欢迎你们,我们聚集的地方,你们不享有主权
——约翰·佩里·巴洛《网络空间独立宣言》
8月30日,英国著名新闻周刊《经济学人》发表了一篇标题为《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是无用的》 的文章,又对比特币和加密货币进行了一次口诛笔伐,下面先节选一段文章内容:
俗话说,市场要么贪婪,要么恐惧。而虚拟货币市场,就曾被贪婪情绪统治着,其中最著名的比特币,其价格从2016年12月的900美元,一路上涨到1年后的19000美元。而最近,这个市场已经被恐惧情绪所主导,比特币的价格已经回落到了7000美元左右,而其他虚拟货币的价格也随之暴跌。没有人知道市场会走向哪里。在投机狂热中,呼唤底部和呼唤顶部一样都是愚蠢的。正如我们在本周发布的技术季刊中所指出的,没有任何明智的办法能够对某些特定的东西进行估价,而虚拟货币市场则尤为困难。不应该是这样的。比特币,作为第一种,也是目前最为流行的虚拟货币,其最初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所引导的技术项目,其旨在创建一个在线版本的现金,一种人们可以在不受恶意政府或银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方式。十年后,它几乎没有用于预期目的。用户们必须和复杂的软件搏斗,放弃他们曾经体验到的所有消费者保护措施。很少有供应商在接受比特币。它的安全性也是不佳的,而其他虚拟货币的使用情况则更为糟糕。
由于几乎没有什么用途来支撑虚拟货币的价值,市场也没有太多的监管,它们反而成为了投机的焦点。有些人因为虚拟货币的价格急涨急跌而暴富,很多早期的下注者已经套现,而更多的人则是处于赔钱的状态。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似乎不太可能是最后一次。
经济学家们将货币定义为:可同时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存储及账户单位的东西。而缺乏采用并且价值高度波动,意味着虚拟货币并不满足这些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会消失(尽管监管机构对行业中盛行的欺诈、尖锐做法的监督,可能会对其有所抑制)。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鲜有理由能够证明,虚拟货币将不仅仅是一个过于复杂、不可信的赌博市场。
本篇文章巴比特有译文,请移步阅读全文
平心而论,《经济学人》是一份很优秀的杂志,大多数文章机智幽默可读性强,虽然主观立场鲜明但内容严肃有深度,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们每期精雕细琢的杂志封面,漂亮又深刻。他们似乎也一直在关注比特币和区块链领域,偶尔发一些文章或者短评,国内的朋友印象比较深刻的应该是有一期名为“信任的机器”的文章,经济学人还单独为这篇文章出了封面。遗憾的是,他们对比特币和区块链的认识不够深刻、观点一向偏颇,我还曾经与他们中国区的主编在微博上因为比特币有没有价值的问题对战而互相拉黑。
长期以来,唱衰比特币、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声音就不绝于耳,其中也不乏投资巨擘和媒体红人,掌握媒体和话语权的传统金融专家和主流经济学家们几乎一边倒的打击比特币,认为比特币没有价值,称之为泡沫甚至骗局。我在DApp是个伪需求吗 这篇文章里也做过摘录,适逢近期币市行情惨淡,比特币和众多加密货币的价格都大幅下挫,让亲者痛仇者快,很多行业唱衰者又开始讽刺挖苦,今天就再写一篇,系统反驳一下他们的观点,希望能抛砖引玉。
课本上的标准定义,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被公认为有三个作用: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价值存储工具。随着早期人类文明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有了生产剩余和物质交换需求,货币作为衡量物品交换比率的媒介应运而生。
货币极大方便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和好处:可以随意购买所需物品而不必过问卖家是否需要货币、可以依照商品交易价格衡量交易是否合理、货币比物品更方便携带方便储藏、利用货币完成财富积累。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货币的形式与时俱进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
古时候人类大多生活在内陆,海洋里的贝壳是十分珍贵美观的奢侈品,数量稀少更容易受到追捧,再加上它本身轻便、稳定、易于储藏,贝壳便成为了人类早期商业文明的主要货币。随着金属的大规模挖掘和应用,金、银、铜等逐渐成为了货币,它们具备了货币所必须的四个属性:稀缺性、稳定性、同质性和可分割性,东西方国家都不约而同的以它们作为货币。
中国古代很早就尝试过使用纸币,比如宋代的交子和明代的大明宝钞,西方国家中法国也较早做过使用纸币的试验,由于金融知识的缺失和当权者的主观作恶,早期纸币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由于通货膨胀、公信力坍塌而不得不停止使用,以金为储备货币的金本位制开始活跃在货币历史舞台。
1944年,为了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金融秩序,欧洲主要国家派代表参加了由美国主导的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公园举行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以固定比率与黄金挂钩,世界各国货币以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成为世界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遇到了“特里芬难题”的挑战,美国经济因越战陷入泥潭,各国丧失了对美国的信任,开始用大量的美元兑换黄金,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大幅下降,美国不得不在1971年停止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在1973年宣告结束。
之后,世界进入到全新的纸币时代,这里的纸币是信用货币,即以信用背书发行货币而不是以贵金属做为支撑。纸币从一开始只是贵金属货币的代币过渡到信用货币时代,货币价值由内在价值决定的金属货币体系发展为货币价值由国家信用支撑的现代信用货币体系,现代信用货币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目前世界上流通的各种货币都是由主权国家信用背书的货币,或者更精确的说是由各主权国家的政府信用背书发行,并由国家权力机构保证流通。
电子货币是纸币的电子化形式,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由纸币单一介质发展为电子货币等多元介质的法币,跟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数字货币不同。
信用货币较大程度体现国家意志,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具有强制性和法偿性,信用基础较为稳固,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货币与经济运行密不可分,国家经常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去干预和影响经济。宏观调控实践印证了“货币政策至关重要”,人们对货币政策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纷纷采纳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建议,运用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累积了高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扩大等副作用,并最终酿成经济危机。
纵观货币发展历史,不管是贝壳还是铜钱,不管是黄金还是美元,直至现在的信用货币体系,货币的形式和内容是在不断动态调整的,并没有一成不变。货币们的价值依赖于人群和组织约定俗成或强权规定的共同标准中,金钱并不是物质上的现实,而是心理上的想象共识。长期以来的实践当中,人们都认可某个东西可以作为交换其他商品的价格衡量尺度,那它就是货币。
所以,货币在历史上和本质上并不是贝壳、金银铜币、纸币和国家信用,而是共识,货币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共识系统,只不过这共识形成有时候要靠部落约定、有时候要靠黄金背书、有时候要靠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护、有时候要靠国家权力机构执行。
共识是一个词组,意思是“共同的认识”,是指一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的人所寻求的共同认识、价值、理想。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出,共识就是一群人对一个虚构的事实达成了一致的看法。
共识可由权威背书、企业制造、历史传承、科学、宗教信仰、政府等产生,广义来讲,人类经济和社会的运转是建立在各种各样的共识的基础之上的,共识能够塑造品牌、能够形成文化、能够引领潮流,共识也催生了政治、演进了律法、产生了信用,除了第一节我们总结的货币是共识的例子以外,现实当中有非常多塑造共识的做法。
A Diamond is forever(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De Beers的经典广告,他们出产和营销世界上35%~40%的钻石。钻石象征爱情和忠贞的共识深入人心,成为恋爱结婚的标配,让这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价格能维持高企,给De Beers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每逢节假日,我们得忍受财大气粗的“脑白金”、“羊羊羊”的连环轰炸,他们期待用广告宣传在消费者那里轰出一个心理占位,塑造品牌共识;马上就要中秋节,到时候不论天南海北,一家人都要想办法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风俗文化共识;股票市场上,可口可乐市值随着巴菲特的名人效应节节攀升、贵州茅台也在各路基金的组团哄抢中突破万亿市值,这是资本共识;英国的上议院下议院、美国的参议院众议院,经常为某一项法律和制度通不通过而吵得不可开交,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也经常气氛热烈的全票通过某项提案,这是政治共识。
共识并不意味着真理,有时候共识甚至很邪恶,历史上有过教人自残自杀的邪教、有过荒诞无理的法律、也有过类似“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权威皇权。总体来讲,共识极大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它让人类从小团体联合成了部落,渐渐形成了大村庄,又逐渐发展成了城市,最终建立了国家,诞生了绚烂多彩的文化。
达成共识是一个技术活,无论是基于惩罚或是激励形成的共识,达成一致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张首晟教授在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世界新的分合转折点中总结:共识达成就是要把熵减少,达到一种非常有序的状态,这必然是减小熵的一种行为。然而,减少熵的行为必然会增高周围世界的熵,从这方面讲,达成共识要消耗周围的能量,因此共识本身就是一笔巨大财富,共识带来了合作与信任,解决合作中的激励难题,产生巨大价值。
人类产生共识的方法几经迭代、历尽艰辛,共识形成的机制演变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进化史。从最原始的部落故事、神话传说到更高阶的宗教法律、民族大义,再到现代更精细的企业制度和文化,第一节中我们提到,金钱即货币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共识系统,现阶段的信用货币体系本质上的共识是如何产生的呢?
信用货币的信用来源于国家的权力和公信力,发行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国家权力机构通过立法,要求商品必需用主权货币标价,不接受主权货币支付即为非法;再通过税收调度,规定纳税只收主权货币(明朝开始由实物税过度到货币税),最后通过国家金融系统进行清结算,清结算只能用主权货币,实现完美闭环。
国家的权力来自哪里,现代“国家”的概念来源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即任何国家权力都是以民众的权利让渡与公众认可作为前提,这也是各国各党积极争取选民认可的要义,所以政府可以发行货币,是因为民众的授权与认可,也靠民众的日常使用来运作。
一切运转的井井有条,虽偶有破绽漏洞以致经济危机甚至政权更迭,这套制度依然发挥着巨大威力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直到区块链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旧的认知和常识,宣示新的共识机制和价值体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