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安集团在“金融+科技”的战略指导之下,不断发力,在金融、医疗等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面对大量的科技产出,势必需要通过大量的专利对科技成果进行保护。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平安集团专利申请累计多达23933件,其中,PCT申请4337件,境外1230件,涉及美国、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欧洲、日本、香港、印度尼西亚、印度、台湾、泰国、越南等12个国家和地区;商标申请累计7651件,涉及106个国家和地区;软件著作权3077件。
面对技术成果多,专利保护量多的情况,怎样有效、有重点进行专利布局保护,是平安知识产权需要不断完善和摸索的课题。经历不断的实践探索,平安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专利布局策略,助力平安金融科技的技术成果保护及风险防控。
平安科技《知识产权“重磅玩家”——平安力量》专题报道第二期之专利确权篇,继续带您感受平安在知识产权赛道上乘风破浪的成长之路。
构建智慧知识产权平台 实现技术创新线上化管理
据平安科技法律合规部总经理田甜介绍,在国内申请专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个动作是专利挖掘,在此过程中形成技术提案。“我们需要基于技术提案,最起码有一个初期的判断,这个东西是不是专利保护客体,它是不是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创性,”田甜说。
在确定了专利提案以后,技术人员需要配合知识产权团队进行技术交底,形成技术交底文件,继而按照专利法的要求和专利申请的格式,将其转换成专利申请书。在确定专利申请书符合专利法的申请条件之后,正式向国家专利局提交申请。田甜介绍,“提交申请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保密期,属非公开期。根据对技术提案的保护策略,公司有一定的选择范围,可以快一点公开申请,也可以慢一点公开。”在申请公开之后,就将进入到实质审查阶段。专利申请方需要做审查意见的答辩,之后进入最终的授权阶段。
整个流程下来,一个专利最快可以在一年之内拿到,最慢则需要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平安同时还构建了智慧知识产权平台,全面覆盖专利、商标以及著作权3大知识产权场景、实现上线“注册申请”、“风险监测”以及“维权处置”3大功能,将知识产权“提案-申请-管理-维权”全流程打通,为平安的技术创新实现线上化管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平安知识产权的工作效率。
组合式专利布局 实现全局专利保护网络
田甜介绍,平安最常用的专利布局策略是组合式专利布局,先从核心技术方案出发,深度上辐射到相关配套专利以及衍生专利,广度上辐射到业务应用场景等外围专利,形成全局式的专利保护网络。
例如,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某个项目,在进行专利布局时,首先会从最核心的技术方案出发,梳理出核心专利提案(例如:与机器学习有关的模型或算法方案)。进一步地,将人工智能中涉及到的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技术进行专利布局,从而实现垂直方向上的专利布局。
此外,由于平安集团的业务非常广泛,涉及“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建设,因此在专利布局上,平安还会考虑广度上的专利申请。例如,同一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还会考虑其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这五大生态圈中产生的外围专利保护,从而可使得保护范围更加完整,有利于主导整个技术领域和市场的走向。
“我们的专利申请是跟随企业化方向启动的。平安目前有八大研究院,几十个实验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申请,这些研究院和实验室的研发方向和聚焦领域就是我们未来专利布局的方向,”田甜说。